福建用户提问:5G牌照发放,产业加快布局,通信设施企业的投资机会在哪里?
四川用户提问:行业集中度逐步的提升,云计算企业如何准确把握行业投资机会?
河南用户提问:节能环保资金缺乏,企业承担接受的能力有限,电力企业如何突破瓶颈?
电子信息制造业,主要指围绕计算机、通信设施、消费电子、集成电路、新型显示、电子元器件等领域的硬件研发、设计、制造、销售及相关服务活动的集合。它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先导性和战略性产业,是数字化的经济的物理基石。
在全球地理政治学重构、技术革命浪潮迭起、国内经济迈向高水平发展的宏大背景下,中国电子信息制造业正面临从“规模扩张”到“质效并举”的历史性转变。
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2025-2030年中国电子信息制造业深度分析与未来市场发展的潜力预测报告》分析显示:行业将进入一个“结构性分化”与“战略性机遇”并存的新周期,自主可控、绿色低碳、智能融合将成为主导未来格局的三大核心逻辑。
1.国产替代与技术自主的黄金窗口期: 在“十四五”打下的基础上,“十五五”期间,从半导体、高端元器件到工业软件的全产业链自主可控进程将全面加速,带来非常大的市场增量和技术突破机遇。
2.全球绿色转型催生的新需求: 新能源汽车、光伏、储能等产业的爆发式增长,对功率半导体、能源电子、智能传感器等形成强劲拉动。
3.AI与实体经济深层次地融合的应用蓝海: 生成式AI、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智能网联汽车等场景的落地,将重塑电子信息产品的形态和价值链。
1.“卡脖子”技术领域的持续压力: 在高端芯片制造、EDA软件、尖端材料等领域,国际技术壁垒和供应链风险依然严峻。
2.全球市场之间的竞争与规则重构: 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碳边境调节机制等新型贸易壁垒,对企业的全球化运营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3.成本上升与盈利压力: 人力、土地、环保等综合成本持续上涨,传统低成本优势减弱,企业面临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的迫切压力。
1.“泛在智能化”成为产品标配: AI将从云端走向终端,嵌入到从手机、家电到工业设施的每一个电子终端,驱动硬件创新范式变革。
2.产业链“区域化、短链化”布局加速: 基于安全和效率考量,近岸外包、友岸外包趋势明显,国内产业链将向中西部和核心城市群加速集聚。
3.“绿色供应链”成为核心竞争力: 碳足迹追踪、产品可回收设计、绿色工厂建设将从合规要求演变为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和市场准入证。
核心战略建议: 对于投资者而言,应着重关注在细致划分领域拥有核心技术壁垒、深度参与国产化替代、并积极布局AI和绿色科技的“专精特新”企业。
对于企业决策者,战略重心应从规模扩张转向技术深耕和生态构建,积极拥抱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以提升效率,并通过绿色低碳转型塑造品牌新形象。市场新人应投身于半导体、先进封装、能源电子、汽车电子等快速地增长的黄金赛道。
电子信息制造业,主要指围绕计算机、通信设施、消费电子、集成电路、新型显示、电子元器件等领域的硬件研发、设计、制造、销售及相关服务活动的集合。它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先导性和战略性产业,是数字化的经济的物理基石。
中国电子信息制造业经历了从“三来一补”的加工贸易起步,到凭借巨大市场成为“世界工厂”,再到目前迈向“制造强国”的三大阶段。
“十四五”期间,行业在规模稳居全球第一的同时,在5G、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实现了局部领先。“十五五”将是行业攻克核心技术、实现高水平发展的攻坚期。
•政治: “十四五”规划纲要中已将“打造自主可控的产业链供应链”作为核心任务。“十五五”规划预计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围绕集成电路、工业软件、基础元器件等领域的国家重大科学技术专项将持续加码。同时,“双碳”目标将对行业能效标准和绿色制造提出刚性约束。
•经济: 中国经济从快速地增长转向高水平质量的发展,要求电子信息制造业提升附加值。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催生了对高品质、智能化终端产品的需求。北交所的设立及注册制改革,为“专精特新”公司可以提供了更便利的融资渠道。
•社会: 人口老龄化加剧催生了对医疗电子、服务机器人的需求。Z世代成为消费主力,其个性化、体验式消费偏好驱动智能穿戴、AR/VR等新品类发展。全民数字化素养提升,为智能家居、智慧办公等应用普及奠定社会基础。
•技术: 人工智能(AI)正从软件算法向硬件芯片(如NPU)渗透,推动算力需求爆发。5G-Advanced/6G技术将持续释放万物互联潜力。第三代半导体(如SiC, GaN)在提升能效方面作用关键。先进封装(如Chiplet)成为超越摩尔定律、提升芯片性能的重要路径。
中研普华观点: 我们大家都认为,宏观环境的多重利好与约束,正共同将中国电子信息制造业推向一个必须依靠技术创新和内涵式增长的新起点。企业能否精准把握政策导向、顺应技术潮流、洞察社会变迁,将决定其在新周期的生死存亡。
预计到2025年,中国电子信息制造业营收将突破20万亿元大关,至2030年有望达到28-30万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CAGR)保持在5%-7%的中高速区间,但内部结构将剧烈分化。
1.集成电路: 最大短板亦是最大机遇。设计环节已具备全球竞争力,但制造、设备和材料仍是痛点。“十五五”期间,在国产替代驱动下,该领域将是投资和政策扶持的重中之重,预计增速将明显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2.新型显示: LCD领域已实现全球领先,竞争焦点转向Mini/Micro LED、OLED等下一代显示技术,主要使用在于高端电视、车载显示和AR设备。
3.通信设备: 5G建设进入后半场,投资重心从宏基站转向小基站和行业专网。6G研发已全面启动,成为未来竞争制高点。
4.汽车电子: 随着汽车“新四化”(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推进,单车电子价值量急剧提升,成为行业最具增长潜力的细分市场之一,涉及功率半导体、传感器、控制器、车载娱乐系统等。
5.消费电子: 智能手机、PC等传统品类增长见顶,创新聚焦于折叠屏、AI手机等。增长亮点在于AR/VR眼镜、智能穿戴、服务机器人等新兴品类。
•上游: 包括半导体材料、硅片、光刻胶、电子化学品、电子陶瓷等原材料,以及光刻机、刻蚀机等生产设备。技术壁垒极高,主要由美、日、欧企业主导,是我国产业链最薄弱的环节。
•中游: 即本报告核心的电子信息制造环节,包括芯片设计、制造、封测;显示面板制造;元器件(PCB、被动元件)生产;整机(手机、电脑)组装等。
•下游: 应用领域广泛,包括消费电子、工业控制、汽车、通信、医疗、航空航天等。
当前,行业利润和价值高度向上游核心环节(如IC设计、高端设备)和下游品牌与服务环节(如苹果的生态利润、特斯拉的软件利润)集中。
中游的制造和组装环节利润微薄,议价能力较弱。 技术壁垒是上游环节议价能力强的最终的原因。渠道壁垒在消费电子领域依然重要,但正被线上直销和社群营销所削弱。
未来,随着中国在上游技术领域不断突破,以及中游企业通过智能化改造提升效率、向下游解决方案延伸,价值链分布有望趋向均衡。
本章节选取华为(市场领导者与创新颠覆者)、立讯精密(典型模式代表:精密制造与垂直整合)、比亚迪半导体(创新颠覆者:聚焦新能源汽车赛道)作为重点分析对象,因其分别代表了当前行业、精益制造、押注赛道的三种核心发展路径。
1.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作为市场领导者,其在5G、光通信等领域全球领先。在美国制裁下,华为展现了极强的韧性,通过打造鸿蒙、欧拉等操作系统,布局半导体产业链(海思、哈勃投资),正向基础软硬件生态整合者转型,是国产替代的旗帜。
2.立讯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是“典型模式代表”中的佼佼者。从连接器起家,通过卓越的精密制造能力和并购整合,成功切入消费电子代工(苹果产业链)和汽车电子领域,代表了通过垂直整合与精益管理构筑护城河的路径。
3.比亚迪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作为“创新颠覆者”,其背靠比亚迪集团,在新能源汽车爆发潮中迅速崛起。在IGBT、SiC功率半导体领域打破国外垄断,是典型的技术驱动型企业,精准卡位黄金赛道,展现了细致划分领域“小巨人”的巨大潜力。
•技术趋势: Chiplet(芯粒)技术普及;硅光芯片迎来产业化;存算一体架构探索。
•制造趋势: 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从“示范”走向“普及”,黑灯工厂、数字孪生成为标杆企业标配。
•产业趋势: 平台型企业(如华为、阿里云)通过构建产业生态,主导竞争格局;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链式”生态更为重要。
基于中研普华模型,我们预测2025年行业营收约20.5万亿元,2030年有望达到29万亿元,2025-2030年CAGR为7.2%。其中,集成电路、汽车电子、能源电子等细致划分领域增速将达双位数。
•机遇: 参与全球技术标准制定的机遇;利用国内大市场完成技术迭代和商业模式创新的机遇;在绿色科技革命中实现换道超车的机遇。
•挑战: 高品质人才短缺的挑战;全球供应链不确定性常态化的挑战;技术路线快速迭代下的投资风险。
•对政府而言: 需保持产业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能力,重点支持基础研究和共性技术平台建设,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全球化2.0布局: 有突出贡献的公司需从“产品出海”升级为“供应链出海”和“技术标准出海”,优化全球产能布局。
•拥抱绿色与智能: 将ESG(环境、社会、治理)理念融入企业战略,通过数字化转型实现降本增效。
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2025-2030年中国电子信息制造业深度分析与未来市场发展的潜力预测报告》最后总结:2025-2030年将是中国电子信息制造业蜕变的关键五年。前路虽有荆棘,但前景无比广阔。唯有那些能够以技术创新为舟、以市场需求为舵、以绿色智能为帆的企业,才能穿越周期迷雾,驶向高水平发展的新蓝海。
本报告仅为宏观框架分析,中研普华已就集成电路、新型显示、汽车电子等关键细致划分领域发布了系列深度研究报告,欢迎垂询,以获取更具针对性的决策支持。
3000+细分行业研究报告500+专家研究员决策智囊库1000000+行业数据洞察市场365+全球热点每日决策内参


鄂公网安备